首页 资讯 正文

在中华文明“三岔口”感受蔚县文物之美

体育正文 232 0

在中华文明“三岔口”感受蔚县文物之美

在中华文明“三岔口”感受蔚县文物之美

唐绿釉贴花塔形(tǎxíng)莲座陶罐。 新石器时代深曲腹彩陶(cǎitáo)盆(复制品)。本报记者 邓伟摄 京蔚高速开通,北京打通了“西(xī)大门”,宝藏县城张家口蔚县(yùxiàn)进入了人们的视野。今年以来到蔚县旅游的北京游客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。 蔚县位于张家口市西南部,历史上(shàng)仰韶文化、红山文化和(hé)河套文化在(zài)此汇聚,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此冲突交融,这里被称为中华文明“三岔口”。“小而美(xiǎoérměi)”的蔚州(wèizhōu)博物馆拥有一万多件馆藏文物,是全国县级博物馆中佼佼者。走进蔚州博物馆基本陈列“代蔚长歌”展,犹如(yóurú)置身于历史长河中,一件件珍贵文物成为追溯历史文化的独特密码。这些文物成为展示蔚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。 蔚州博物馆占地面积50亩,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,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,整体(zhěngtǐ)结构为方形建筑,侧面为雷纹形状,雷纹是中国最古老、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之一。博物馆入口处,一面大大的(dàdàde)红墙上如刻(kè)刀(kèdāo)刻出来的“蔚”字,鲜艳夺目。 第一展厅名为“文明(wénmíng)沃土”,可以看到蔚县旧石器时代(jiùshíqìshídài)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迹及出土文物。深曲腹彩陶盆是(pénshì)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文物。 同期还出土(chūtǔ)了属红山文化的(de)圆底双耳彩陶罐和属河套文化的直口三足灰陶鬲。蔚州博物馆馆长王艳萍(yànpíng)介绍(jièshào),这说明蔚县壶流河一带是当时中原仰韶文化、东北红山文化、西北河套文化相互交流的通道,也是中华民族(zhōnghuámínzú)文化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。正如(zhèngrú)考古泰斗苏秉琦先生所说,蔚县是中华文明的“三岔口”,中华文化的重要根脉在这里生生不息。 蔚州博物馆(bówùguǎn)是国内少有的没有时代缺环的博物馆,其中反映盛唐文化的文物同样独具(dújù)特点。 绿釉贴花塔形莲花座陶罐1982年出土于(yú)蔚县黄梅乡榆涧村,为盛唐时期文物。整件(zhěngjiàn)器物造型婀娜,曲线流畅,奔兽图案具有典型西域文化特征,即是唐代陶器的(de)精美(jīngměi)代表文物,也是这一时期中西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实物例证。 为什么这里没有(méiyǒu)时代缺环?王艳萍解释说,蔚县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。蔚县南部是太行(tàixíng)八陉之一的飞狐陉,过此可到达中原,西部(xībù)连接山西(shānxī),北部直通草原,地理位置非常重要(zhòngyào),人类活动非常频繁,“这就造就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和地下文物”。三面环山的地型又给蔚县营造出相对封闭的环境,更容易保留一些文化遗址。 王艳萍向记者介绍,蔚县文物资源丰富,经常(jīngcháng)在建设(jiànshè)过程中就发现珍贵文物。1991年7月,蔚县北街电力局工地(gōngdì)发现元代窖藏,一批封存在白釉大口瓷罐中的珍宝得以出土。这批以银器为主的窖藏文物,比如葵口(kuíkǒu)錾花银盘、心字款素面银盘、二十四曲菊瓣鎏金(liújīn)花心银碗等,类型多样、工艺精美、造型独特、质地精良,体现了高超的制作技艺。她(tā)说:“这样(zhèyàng)的事例很多,博物馆很多文物精品是在基建当中发现出土,有工人(gōngrén)、农民等主动将发现的文物上缴到博物馆。”(记者 李如意)
在中华文明“三岔口”感受蔚县文物之美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