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武汉也太热了!“鸽子”都中暑了?专家回应

体育正文 36 0

武汉也太热了!“鸽子”都中暑了?专家回应

武汉也太热了!“鸽子”都中暑了?专家回应

“李先生吗?您好,我这里是A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中心。”6月17日下午,武汉市民(mín)李先生,接到手机尾号为(wèi)7865的私人电话(diànhuà),电话属地显示武汉。

对方直呼李先生(lǐxiānshēng)姓氏,确认李先生身份后,紧接着报出了他在(zài)“该行”名下办理的业务。“您有一笔在本行办理的房屋贷款业务,最近是否需要资金呢?我们现在有新的个贷政策,年利率为……”电话那头,说话人开始向李先生推销银行50万元(wànyuán)个人(gèrén)信贷业务。

李先生奇怪,这两年不同银行“冠名”的贷款业务(yèwù)电话接了不少,不胜其烦,不知真假,但这是(shì)第一次对方清晰(qīngxī)说出自己的银行业务信息。

“我怀疑对方不是银行职员,自己的信息是泄露了。”“你们是银行吗?”“我们是A银行授权的个人(gèrén)信贷业务中心——有挂牌的——地址就在……”李先生(lǐxiānshēng)称,电话里人声嘈杂(rénshēngcáozá),听得出来,不止一个人正在(zhèngzài)打电话。

“你(nǐ)怎么用私人(sīrén)电话打来的?”“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号码。”电话里解释。

银行表态:不是本行电话,不会泄露(xièlòu)信息,不用理会即可

6月17日当天,记者拨打了A银行总部的(de)客服电话。

工号H60804834话务员接话后告诉(gàosù)记者(jìzhě),所有由该银行(yínháng)拨出(chū)的服务电话都为5位数短号,通话中会进行电话录音保障客户权益。“我们建议您联系本行武汉个贷业务中心(zhōngxīn),电话转2号线咨询客服人员上述电话是否为本行员工拨出。”同时,他还提醒记者可能的电诈圈套,保持警惕及时报警。

过两天,记者再次拨打了A银行总部(zǒngbù)的客服电话。

工号H60805149话务员告诉记者(jìzhě),该私人号码(hàomǎ)可能是个人信贷业务中心“客户经理”打出来的电话,她继续建议记者向武汉(wǔhàn)个人信贷业务中心上述电话通话,弄清真假。

7月1日上午,记者(jìzhě)与A银行(yínháng)武汉个人信贷业务(xìndàiyèwù)中心通话,陈述私人电话推销贷款一事。接话人员查询后告知记者,上述电话机主不属于该行客户经理。

记者(jìzhě)询问:“对方强调是你们中心的(de)合作方,有授牌的。”

工作人员(gōngzuòrényuán)答:“我们是绝对不会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的。”

记者询问:“那为什么他们会有用户信息?”

工作人员回答:“您接到类似(lèisì)电话,不用理会就行了。”

不用理会就行了(jiùxíngle)吗?为了确认来电者身份,记者再次拨打李先生曾接到的私人推销电话(diànhuà),结果电话无法拨通,已为空号。

7月1日下午,李先生再次向记者发消息:“刚刚又一个贷款推销电话打来了(le)。”“对方又是直呼其名,清楚我的房贷(fángdài)信息情况。”“我问她是银行员工吗?她回答是的。”“我问她工号是多少,她说你问这个(zhègè)干嘛?不方便(biàn)透露,再问,便挂断了电话。”李先生说。

记者再次致电A银行武汉(wǔhàn)个人贷款业务中心咨询(zīxún),接话人查询后告知:“不是本行电话,不会泄露客户信息,不用理会即可。”

中介现状:金融公司(jīnrónggōngsī)多,电销人员多,客户信息多

小宋电销贷款业务时的工作(gōngzuò)场景

调查发现,金融中介机构和经济信息咨询类(lèi)公司“冒名”银行打电话助贷现象已(yǐ)是司空见惯。

“我可以说我是这个银行的,也可以说是那个银行的,没有太大关系(guānxì),只要客户(kèhù)有兴趣,愿意和我聊下去,我就有签单的可能。”21岁(suì)的小宋是武汉某大专学生,今年5月经(yuèjīng)亲戚介绍(jièshào),到江夏的一家金融中介公司兼职电话销售业务员,底薪3000元,签约客户可以获提成。

小宋介绍,他(tā)所在的公司有近50名业务员,每日专门进行银行贷款业务的电话(diànhuà)推销。为了拿到提成工资,他每天上午八点开始打电话,直到晚上七点下班(xiàbān),一天打到700个电话。

电话和(hé)信息从何而来呢?“一部分是信息贩子卖出的,一部分是银行给的。”小宋(xiǎosòng)介绍,公司(gōngsī)里分发下来的电话单有(yǒu)好几种:有的有姓名,有的有公司名称,还有(háiyǒu)的有客户的贷款业务信息。小宋作为业务员主要的工作,便是通过各类话术,找到需要贷款的客户。“我们说出的银行利率政策,都是实时跟进的真实信息,只要客户有需求,我们就(jiù)能够带他们到相应的银行走正式贷款程序。”

“公司与银行有潜在的合作关系,最后通过电话联系的贷款人,我们(wǒmen)经过面谈和手续准备后,推荐给银行的业务员(yèwùyuán),这类银行职员被(bèi)称为‘共签人’”。小宋说:“我们的电话号码都是公司统一安排的卡,不管打多少推销(tuīxiāo)电话都不会被‘锁卡(suǒkǎ)’。”某电话运营商热线人员解答(jiědá),所谓锁卡,就是打了太多陌生通话,通话涉及敏感词汇和广告推销,以及被举报,被限制通话。

金融中介公司多,公司电销业务员(yèwùyuán)多,业务员手上的客户电话多,且通话不被(bèi)限制,这就是人们被频繁问贷的现状。

“月薪3-5万”“学历不限”“极速还债””半年买车、一年买房”……在一些招聘网站上,以“金融”“助贷”为关键词(guānjiàncí)进行检索(jiǎnsuǒ),高薪(gāoxīn)招聘信息十分冲击眼球。通过招聘平台,记者(jìzhě)联系到了两家武汉的金融助贷公司,以求职者身份询问了一些情况。

一家位于汉口范湖,接话人高先生称(chēng),招聘网站上的(de)月薪收入,是签约成功后的含绩效收入。底薪实则为2800元,加上200元的全勤奖励(jiǎnglì),月薪3000元。绩效计算(jìsuàn)方式,是按照贷款回款金额的20%-45%计算,也就是贷款人承诺给到中介的“跑腿费”。

高先生告诉记者,该公司客户信息来源(láiyuán),主要是从“企业查”这种公开的企业信息网站,和各类网贷网站获得信息,筛选出(chū)潜在的客户。

另一家位汉口万松园的(de)公司接话人陈女士则称,该公司自己开发了相关(xiāngguān)贷款的网页,是有贷款意向的客户主动点击、主动填报了自己的电话和身份信息,公司提供给业务员的都是精准数据,“上个月业绩很好,50多个人,做了300万元。”陈女士还称,“每家金融助贷公司肯定要(yào)与银行(yínháng)进行合作,至于怎么合作,要看银行的开放(kāifàng)程度(chéngdù)。”

关于招聘信息上“不打白名单(báimíngdān)”的内容,记者进行了询问。

陈女士:“白名单(dān)就是各种渠道得来的客户信息,只有姓名和电话,大多没有贷款(dàikuǎn)意愿,交易成功率更低,开不了单的名单。”

高先生:“白名单电话已经被这个行业打烂了(le),各个公司换着打的。”“金融(jīnróng)中介公司打电话,也有信息含金量区别(qūbié),信息越多,成本更高。”

灰色产业:打不完(wán)的电话,大众受不了的烦

银行内部工作人员陈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作为(zuòwéi)银行从业者,也会接到此类中介电话,甚至被(bèi)询问能否开展合作。

他认为,这种电销问贷是行走在灰色边缘的产业,招人厌恶,但也(yě)给真正需要贷款的人提供了便利,有市场合理性。“就(jiù)(jiù)像房屋中介(zhōngjiè)一样,金融中介在银行(yínháng)和真正需要贷款的人之间建立起了链接,在市场空白中合理获利了。”“就银行来说,贷款业务有考核压力,仅有的人力难以达到。就中介来说,用工低廉,广泛撒网,能够(nénggòu)对接有贷款需求的客户,获得不错的收益,还吸纳了就业,只是牺牲了普罗大众(dàzhòng)的利益。”陈先生这样认为。

小宋则告诉记者,进入名单,中介公司A不打电话(diànhuà),B就会打,这个行业,电话只有不断打,不停问,才(cái)能够挣(zhēng)到业务,“今天不贷款,不代表明天不贷款;你不用贷款,不代表你的家人(jiārén)朋友不贷款。”助贷电话就这样,一直打下去。

来源:湖北日报微信(wēixìn)公众号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(biāozhù)错误或(huò)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(gēngzhèng)、删除,谢谢。

可以(kěyǐ)更快收到文章推送

图片
图片
图片
武汉也太热了!“鸽子”都中暑了?专家回应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