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每天走10米,上海这群百岁老房子又溜达回来了

体育正文 24 0

每天走10米,上海这群百岁老房子又溜达回来了

每天走10米,上海这群百岁老房子又溜达回来了

上海市静安区介绍,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组团式石库门建筑群——张园“华严(huáyán)里”将于6月7日(rì)整体归位。

上海张园(zhāngyuán)最新航拍图。本文图片均为 张园 供图

张园至今已有140多年(duōnián)的历史,是上海(shànghǎi)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、种类最多的石库门建筑群,拥有大量历史建筑和文保建筑,蕴藏着(zhe)不少名人居所。

“华严里(lǐ)”始建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,由三栋立贴式砖木结构建筑组成,总建筑面积4030平方米,共计约7500吨,是上海(shànghǎi)体量最大的组团式石库门建筑群(jiànzhùqún)活化利用工程。

“华严(huáyán)里”归位工程从5月(yuè)19日正式启动,由432个小型步履式移位机器人,以日均“走”10米的速度进行。

上海建工二建(èrjiàn)集团以(yǐ)“逆作法”施工(shīgōng)优势保障(bǎozhàng)地下空间(kōngjiān)开发,在极为有限的场地内,将张园部分建筑采用顶升托换(tuōhuàn)方式进行原位保护,其余房屋利用南区及原址空间以组团式移动实现临时空间的转换,待地面顶板完成后迁至原址,再采用逆作法施工开发中区超5.3万平方米的地下文化、商业等空间,新增百余个停车位,实现老建筑的活化利用。

同时,中区还(hái)将承担轨交2、12、13号线三线实体换乘地下联通的(de)任务,解决目前(jiějuémùqián)南京西路地铁站虚拟换乘的交通难题,完成站内换乘的设计目标。

张园中区最难的施工区域,是(shì)采用原位顶升(dǐngshēng)托换技术的7栋老建筑(jiànzhù)。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始建于1928年的“张园大客堂”,上世纪40年代这里曾是向许多有志青年传递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(gémìnglǐxiǎng)教育的“树群夜校”。

在(zài)桩(zhuāng)基阶段,二建集团通过研发的桩机机器人——自行(zìxíng)走低净空钻孔灌注桩桩机、自行走MJS旋喷桩桩机,在老建筑内大显身手,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行走、折叠、转向,自由进出(jìnchū)门洞,在房屋内打下一排排工程桩。

项目团队还为张园定制了一种(yīzhǒng)新型(xīnxíng)“一柱一桩”节点,使用混凝土桩柱替代传统钢格构柱,通过新型节点设计直接对接在地下结构(jiégòu)梁上,平替了传统材料,也保证了同等的施工性能。

静安置业集团(jítuán)表示,此次开发的(de)张园地下(dìxià)空间,将综合设置商业、文化、地下停车及相关配套用房等使用空间及设施。待张园整体开放后,将基于(jīyú)“海上第一名园”历史底蕴,以“东静西闹、沉浸无界”为核心框架,并通过地下空间的建设,实现整个街区地上、地下空间的贯通及与周边高楼、商场(shāngchǎng)、街区的互联互通,形成重历史文化、强沉浸体验的城市更新高品质案例,让市民群众(qúnzhòng)在这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上海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生活(shēnghuó)、高效能治理的实践成果。

每天走10米,上海这群百岁老房子又溜达回来了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